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20年成效显著
作者:中国绿色时报 2020-09-27


  本报讯  记者孙鹏报道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20年来取得了丰硕成果,区域生态状况显著改善。20年来,工程区累计营造林902.9万公顷,工程固沙5.1万公顷,草地治理979.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10.59%增加到18.67%,综合植被盖度由39.8%提高到45.5%。北京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从2000年的每立方米162微克下降到2019年的每立方米68微克,沙尘天气发生次数从工程实施初期的年均13次减少到近年来年均2-3次,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9月24日,全国防沙治沙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经验交流现场会在山西省右玉县召开。山西省右玉县政府、北京市延庆区园林绿化局、天津市蓟州区林业局、河北省张家口市政府、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政府、陕西省榆林市政府、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等7家单位作经验交流发言。

  2000年,面对风沙逼近北京城的严峻形势,我国紧急启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20年来,通过对沙区植被依法实施“三禁”等保护措施,对沙化土地实施人工造林种草、封沙育林育草、退耕还林还草等生物措施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固沙等工程措施以及优化生产方式、实行生态移民等预防措施,保护和增加植被,修复生态,极大改善了京津周边地区的生态状况。同时,工程建设还坚持把改善生态和改善民生相结合,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林果、中药材、林下经济等产业,助推地方经济发展。优先选聘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与工程建设或林草管护,助力百姓增收。工程区25个样本县林业总产值从2000年的6.49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40.19亿元,工程区内的28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已于2019年全部摘帽脱贫。

  会议指出,当前我国有920个沙化县、172万多平方公里的沙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危害重、治理难,防沙治沙任务繁重。目前,亟需治理的沙化土地,自然条件更差,沙化程度更重,治理成本更高,越往后越难。已完成治理的,时间久的植被出现了老化退化,需要及时更新改造,提高质量;时间短的,植被还相对脆弱,极易出现反复。暂不具备治理条件的,亟需依法划定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实行严格的封禁保护。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若不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极易退化为沙化土地。另外,农牧民对沙区资源的依赖程度相对较高,无序开发沙区资源、开垦沙化土地、开采地下水等现象时有发生,加剧了土地沙化,造成新的生态破坏。

  会议要求,下一步,要持续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加强生态保护,实施重点工程,改善沙区生态环境。一要组织编制好“十四五”防沙治沙规划,要紧密联系地方需求和沙区实际。二要切实完善防沙治沙制度体系,建立健全保护制度、修复制度、投入机制等,完善考核制度、部门协调机制等。三要继续推进防沙治沙重点工程,继续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保护和建设重点工程,抓好今年启动实施的规模化防沙治沙试点项目建设。四要着力强化科学防沙治沙,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选择最佳修复方式,宜封则封、宜造则造,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荒则荒。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倡导雨养林草业,以水定绿。组织重大治沙问题科技攻关,大力推广实用技术。五要适度发展沙区特色产业,以对生态不造成影响为标准,科学确定发展规模。


联系我们

天道酬勤 和而不同